2021 龍魚公園  安南風華彩繪活動

彩繪台灣之門鹿耳門龍魚公園石墩   重現鄭成功登陸新亮點

         嘉南藥理大學執行教育部第二期大學社會責任(USR)計畫「永續安南環境生態與綠色產業」,分項計畫:生態旅遊地方創生,主要任務為開發安南生態輕遊程,探索安南生態保育,活化社區閒置空間,進行規劃設計與應用。為發展在地特色、推動地方創生的前提下,多媒體與遊戲發展系郭老師規劃了「鹿耳門龍魚公園石墩彩繪活動」,並與本計畫的合作場域之「媽祖宮-九塊厝生態園區」,鹿耳門生態旅遊發展協會執行長的蔡春風取得聯繫,共同規劃石墩彩繪內容。

        為培育對在地發展能創造價值的大學生,彩繪活動召集了多媒體與遊戲發展系一年級新生,王O仁、王O萱、何O傑、林O諭、許O揚、杜O諺、張O璟,7位同學彩繪為主,王O緯及蔡O豐負責學習記錄,另有賴O希、徐O軒、陳O燊3位港生,以見習角度認識台灣文化。經過多時集訓與討論,於期中考後的周末2021年11月13-14日,至進行鹿耳門—台灣之門前進行彩繪。

行前˙會議討論
行前˙會議討論
培訓工作坊
培訓工作坊

        「鹿耳門」是古老台江內海的首要軍事、經貿大港,是1661年鄭成功登陸台灣、打敗荷蘭人、改變台灣歷史與台灣人命運的第一現場。鹿耳門在台灣的近代史中,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。因此,這次彩繪主題以鄭成功登陸鹿耳門、歌頌鹿耳春潮、鹿耳連帆之盛況者及鹿耳門北汕尾島,自古來的聚落小小漁村與鹽舍,除了種植蔥蒜、番薯之外,居民主要依賴近海,鹿耳門溪口沿海與鹹水漁塭養殖牡蠣、草蝦、虱目魚等水產養殖維生。

       然而,在地文化與特色,不僅是要畫出歷史意義,還要了解當時的顯宮與鹿耳兩里居民,信仰媽祖、崇拜鄭成功,以鹿耳門天后宮為宗教、文化、政治、社教活動的過程。對於非本地的,資訊背景為主的一年級學生而言,是一個十足的挑戰;正因為如此,同學們體現了團隊合作精神,先認養自己可以勝任的圖畫,再互相協助,共同作畫,完成了18墩紀錄鄭成功登陸鹿耳門與在地先民生活的彩繪作品。

       彩繪過程中,總有停下汽、機車,路過圍觀民眾,學生們也很大方熱情的面對跟大家打招呼。此刻真正的感受到「被社區需要」、「有能力為社區貢獻」,進而凝聚對區域發展的認同,並決定下次還要再來!最後,感謝劉俊明教官帶來的帳篷及桌子,讓大家有個歇息之處;蔡執行長提供了小板凳跟斗笠,解決了太陽太大與蹲太久的問題;還在九塊厝生態園區準備了極具在地文化特色的午膳,有魚丸湯、煎虱目魚、吳郭魚、鮮蚵炒蛋及鮮蝦等。

此外,特別感謝,娥媽媽三色豆花及水河伯古早味豆花的友情贊助!

簡介安南區特色
簡介安南區特色
討論繪畫主題
討論繪畫主題
參考鹿耳門誌內容
參考鹿耳門誌內容
各類草圖繪製
各類草圖繪製
現場搭帳棚
現場搭帳棚
蔡執行長天后宮內解說
蔡執行長天后宮內解說
整理油漆與調色
整理油漆與調色
彩繪現場   繪製中
彩繪現場 繪製中
沒忘記拉布條紀錄成果
沒忘記拉布條紀錄成果
盡情展現活力
盡情展現活力
彩繪現場   繪製中
彩繪現場 繪製中
© 2023-2024 嘉南藥理大學 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  永續安南環境生態與綠色產業計畫
  
龍魚公園彩繪工作團隊
Webnode 提供技術支援 Cookies
免費建立您的網站! 此網站是在 Webnode 上建立的。今天開始免費建立您的個人網站 立即開始
我們使用了 cookies 來確保我們網站的運作正常與安全性,並為您提供最佳的使用體驗。

進階設定

您可以在此自訂您的 cookie 偏好。啟用或關閉以下這些類別,並儲存您的選擇。